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5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99篇
教育   2564篇
科学研究   1071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311篇
综合类   24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8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性别研究中关于"男性气质"的相关理论,为伊丽莎白·鲍恩的长篇小说《最后的九月》提供新的研究视角.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历史上的两大事件——土地运动和独立战争——对爱尔兰本土男性气质的构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最后的九月》中的不同的男性群体的气质类型不可避免地的缺失、蜕变和扭曲,由此揭示鲍恩的男性气质观:男性气质的主张离不开道德的约束和引导;男性气质并非天生,它受不同阶级、种族、宗教的影响,在历史和社会框架中形成.  相似文献   
2.
3.
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分析科学数据共享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促进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提炼出与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相关的三大类主题:科学数据共享发展需求、科学数据管理共享模式与机制和科学数据服务共享度与服务效果,并构建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分析框架,该框架体现上述三类主题之间的因果关联,强调科学数据共享管理与服务的合理面、重要度、关键性。[结果/结论] 国内外现有研究尚存不足,未来研究在加强实证研究、着眼管理机制完善的同时,还需注重共享服务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立体阅读推广为例,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模式。[方法/过程] 论述高校图书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意义及采用立体阅读模式的必要性,从活动准备、活动内容和特点、活动效果评价三方面阐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结果/结论] 提出高校图书馆以立体阅读模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逐步普及,使得情报学难以避免人工智能的融合趋势,无论这种融合是主动为之或是被动选择。然而学界对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学科的发展走向并未予以充分探讨,大部分研究均将焦点置于大数据与下一代互联网环境中进行论述。本研究将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学科走向解构为"本体论""感知论""方法论""服务论"四个论题,对每个论题借由理论面向与实践面向的二分法展开阐释,并从整体视角上提出应在人工智能洪流中找准情报学定位,不能忽视"人"在情报学中的价值以及重视跨学科融合、跨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t and culture, ancient murals depict a variety of different artistic images, and these individual images have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For research purposes, it is often important to first determine the type of objects represented in a painting. However, the mural painting environment makes datasets difficult to collect, and long-term exposure leads to underlying features that are not distinct, which makes this task challenging. This study proposes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 based on the classic AlexNet network model and combines it with feature fusion to automatically classify ancient mural images. Due to the lack of large-scale mural datasets, the model first expands the dataset by applying image enhancement algorithms such as scaling, brightness conversion, noise addition, and flipping; then, it extracts the underlying features (such as fresco edges) shared by the first stage of a dual channel structure. Subsequently, a second-stage deep abstraction is conducted on the features extracted by the first stage using a two-channel network, each of which has a different structure. The obtained characteristics from both channels are merged, and a loss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to obtain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 This approach improves the model's robustness and feature expression ability. The model achieves an accuracy of 84.24%, a recall rate of 84.15%, and an F1-measure of 84.13% when applied to a constructed mural image dataset. Compared with the AlexNet model and other improv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s, the proposed model improves each evaluation index by approximately 5%, verifying th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for automatic mu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The mural classification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the influences of network width and depth and can extract rich details from mural images from multiple local channels. An effective classification method could help researchers manage and protect mural images in an orderly fashion and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search for target images in a digital mural library based on a specified image category, aiding mural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restoration efforts as well as archaeological and art histor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新时代的大潮下应不断传承发扬。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传播枢纽,作为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基地,理应在茶文化传播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实践工作为例,根据泉茶文化特点,通过开展读者调查,打造了茶文献特色专架,开展了沙龙、讲座、展演等活动,构建了包括开放性、综合性、体验性和生活化特点的“OCEL”公共图书馆特色茶文化阅读推广模式,助力茶文化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分析和对比,揭示情报学领域研究的创新性特征,发现领域学术论文中创新句内部的知识关系,进行更细粒度的论文创新性分析,为研究领域创新点深层次利用提供条件,同时丰富科技论文创新性监测的途径,促进科学研究创新。[方法/过程] 从句子级创新性识别出发,选取中英文各两种情报学期刊作为样本,采用信息抽取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将创新句的抽取从现有的摘要扩展到全文,充分利用句子结构和句法特征识别领域创新内容,探讨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在创新对象、主题、类别等方面的特征,并做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自动分类的论文集合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的表达范式。[结果/结论] 从创新的表达来看,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句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英文期刊论文创新的表达更丰富。从创新性特征来看,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创新主题较集中,而中文主题多样和分散;具体方法的创新是近年情报学领域的创新热点,而在研究方法上创新不足;中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创新性特点都反映了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的成果较多,而理论创新推动缓慢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构建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影响因素模型,为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10所高校26位采访对象的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性研究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影响因素,并构建其扎根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个主范畴:高校及其图书馆归因、政府机构归因、公众用户归因、其他归因。其中高校及其图书馆归因是主导性因素,政府机构归因是保障性因素,公众用户归因是驱动性因素,其他归因是制约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法,收集马拉松参赛者在运动参与行为、实物购买行为和人口特征方面的统计数据,使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马拉松消费者细分为资深马拉松追求者、普通马拉松爱好者和社交者三个集群。研究表明,马拉松消费将面临以下挑战:泛娱乐性大于竞技性造成资深消费群体流失,赛事体系层级不清晰造成消费者混淆,赛事运营服务不专业拉低消费意愿,其他户外运动兴起导致消费份额分化,马拉松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观念广泛存在。预测未来马拉松消费行为发展的六大趋势:以重点人群为目标扩大马拉松消费;科学跑马服务助力消费者持续参与赛事;沉浸体验式消费不断升级;建设马拉松产业载体拓展消费空间;社交媒体互动式消费发挥中介作用;5G开启智能马拉松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